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卢欣 长沙报道
初冬时节,浏阳河畔,学习与奋进的热潮涌动。
11月17日下午,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内,园区企业、基层党员、青年代表们围坐一桌,参加“紧跟核心夺取新胜利——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讲”。
“新时代企业应该如何走好‘文化+科技’的发展道路?”“长沙如何吸引青年人才、留住青年人才助推青年成长和发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切讨论,一次次问答中,思想在升华,共识在凝聚,党的二十大精神深植心田。
2020年9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勉励大家:“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现在文化和技术深入结合,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从业人员也在不断增长,这既是一个迅速发展的产业,也是一个巨大的人才蓄水池。在‘十四五’规划中,要重视这项产业。”
殷殷嘱托回响嘹亮,奋斗足音铿锵悦耳。新时代新征程,“马栏山一直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争当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领头雁为目标,走好‘科技’+‘文化’融合之路。”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党工委书记邹犇淼说,正是在总书记指引下,才有了园区今天的发展成就。
从“城中村”到“中国v谷”
马栏山的奋斗传奇,怎么书写都不为过。
马栏山所在的地方,曾是长沙城区“脏乱差”的城中村,其涅槃重生,见证了长沙作为新一线城市,蓬勃发展的力量和速度——
2015年,长沙市启动了全市最大规模的拆违,马栏山拆除违章建筑1500栋,腾出土地4300亩,为马栏山崛起腾挪出巨大的发展空间。
2016年10月,湖南首次提出“要推动文化与互联网、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017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复同意在长沙设立广播电视产业园区,暨“中国(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的建立,园区正朝着打造“中国V谷”的目标奋力前进,这也是湖南省首个国家级广播电视产业园区。
在此之后的近半年时间里,项目招商、建设、基金等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推进。作为园区骨干的鸭子铺路等8条重点道路建设项目由长沙市发改委批准建设。芒果大厦83亩用地已经在2018年4月正式摘牌,5月初,又向全球发起了芒果大厦概念设计的公开招标,马栏山文创股权投资基金也在当年6月正式运行。
至此,马栏山旧貌换新颜,不再是“电视民工”的集聚地,而是目标全国一流的文创内容基地、数字制作基地、版权交易基地。
2021年,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已聚集企业4286家,实现企业营收519.81亿元。
2021年,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已聚集企业4286家。
开足“马”力展宏图
建设马栏山,是湖南抓住新媒体时代,视频文创新风口的前瞻性布局。
这些年,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开足“马”力展宏图,奋力书写新答卷,通过做好“基础建设、内容生态、技术底座、媒体融合”四件大事,通过文化与科技融合,聚焦数字视频内容生产,用先进科技手段“讲好中国故事”——运用4K技术修复《开国大典》等一大批经典老电影;在新闻节目中启用的人工智能手语播报系统,其产品已被国内数百家媒体、学校、政务中心安装使用;能让用户快速上手制作节目的5G智慧电台,可以实现短短3分钟内,“闪”编一套广播节目。
目前,马栏山的红色文化数字呈现工程顺利推进,完成《雷锋》《国歌》《毛泽东在1925》《刘少奇的四十四天》《贺龙军长》等红色电影4K修复,日新月异的高科技,让更多红色故事、红色人物“活”了起来。
此外,园区已经建成马栏山视频产业云平台、5G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国家广电总局重点实验室、下一代互联网宽带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马栏山研究院、天河区块链技术研究院……
湖南省政府再加码,进一步支持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发展,印发《进一步支持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涉及鼓励开展技术创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加大人才支持力度等。
视频引爆,文创开花,产业兴城。如今,马栏山不再只是湖南广电的代名词,而是以湖湘文化为根基、以湖南广电为依托、以“文化+”“互联网+”为手段、以数字视频为主导产业的文化创意集聚区。
来源:红网